請先登錄注冊 發新帖 |
shequ
|
以貴州、湖南地區為代表的土家族、苗族銀飾*具典型性,它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和高超的工藝,被稱為“服飾上的史書”。
苗族服飾的每一個部位幾乎都有銀飾裝點,品種之繁多、款式之豐富,令人嘆服。在苗族人眼里,銀飾不僅是辟邪的神物,而且是幸福和財富的象征。
銀鎖是苗族姑娘的重要飾物,常常打造有“龍”“雙獅”“蘭”“蝴蝶”“花草”等浮雕圖案,有的還垂有銀鏈、銀鈴等,有“長命鎖”之稱,表祈求平安吉祥之意。
苗族銀飾工藝變換自如,苗族男子也有戴銀項圈的習俗。苗族銀飾堪稱手工藝中的精品,一條細小的銀鏈可由數百個不到2毫米的微型銀環連綴而成,*靠銀匠的精心打磨。
古老淳樸、獨特精湛的銀飾工藝體現了苗族人獨特的審美意識。其造型大方自然、形象生動獨特,有人物、花鳥、蟲魚走獸、龍鳳及幾何圖案等。在布局上,以對稱為主,間以自由紋樣,變化自如。
由于地處偏遠,現代信息傳入有限,再加上當地一直生活在這種民族文化氛圍中,因此,形成了苗銀在形式和工藝上的完整性,也造就了苗銀在今日的獨樹一幟。
然而,幾經輾轉而傳承下來的老銀飾,卻一度不被文化界、收藏界所重視。隨著民間收藏的發展,如今收藏老銀飾的人越來越多,“玩兒”的人也是各有所愛,有專門收藏銀手鐲、銀戒指、銀耳環的,有專門收藏銀首飾盒的,還有專門收藏銀扁方的,他們與中國的傳統銀飾文化結緣,把收藏老銀飾當做一種快樂。
有意思的是,這個圈子里不少是年輕女性,她們把它當成*心愛的閨閣私房物件兒,只進不出,對老銀飾更多了一分癡迷。但是,作為一門古老的工藝,傳統銀飾在今天如何傳承與轉型,現代銀飾如何深挖文化內涵、走得更穩更遠,需要廣大藝術工作者與高端市場推手、文化產業界共同思索。
#1樓
|
|
發帖時間:2014-12-24 |
查看數:
|
回復數: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