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珍珠的總產量僅為淡水珍珠的四十分之一,再加上現在*海水污染日趨嚴重,天然海水珍珠的產量就更加稀少了。除了稀有性的優勢,由于海水珍珠多為有核珍珠,尺寸往往大于淡水珍珠,而且海水珍珠表面常比淡水珍珠平滑,外觀更勝一籌。 法國瑪勒邁松與布瓦普萊城堡國立博物館內,有一幅由喬瑟夫·卡爾&m…
海水珍珠的總產量僅為淡水珍珠的四十分之一,再加上現在*海水污染日趨嚴重,天然海水珍珠的產量就更加稀少了。除了稀有性的優勢,由于海水珍珠多為有核珍珠,尺寸往往大于淡水珍珠,而且海水珍珠表面常比淡水珍珠平滑,外觀更勝一籌。
法國瑪勒邁松與布瓦普萊城堡國立博物館內,有一幅由喬瑟夫·卡爾·史提勒(Joseph Karl Stieler)繪于1820年的肖像畫《巴伐利亞公主奧古斯塔》(Princess Augusta Amalia of Bavaria),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原巴伐利亞公主暨羅契騰堡公爵夫人奧古斯塔·阿馬利亞(1788~1856)身著白色的薄綢禮服和皮草披肩,頸間佩戴著一條珍貴的珍珠項鏈,淡雅動人。奧古斯塔公主出生于維特爾斯巴赫(Wittelsbach),其父為巴伐利亞國王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統治著古老維特爾斯巴赫王朝。身為長女,奧古斯塔因政治原因與拿破侖忠勇能干的繼子、駐意大利總督歐仁·德·博阿爾內(Eugène de Beauharnais)結婚。雖然這只是一場政治婚姻,但出乎意料的是夫妻二人過得十分幸福。奧古斯塔也與博阿爾內的母親約瑟芬皇后(Josephine)關系密切。
約瑟芬皇后慈藹慷慨,在世時常贈珠寶給奧古斯塔于米蘭宮廷佩戴,潤色妝奩。畫中的珍珠項鏈極可能屬約瑟芬皇后所贈。對于項鏈來源的另一解釋亦可追溯至1814年約瑟芬皇后辭世,其豐厚的私人收藏由一對子女歐仁和其妹荷蘭王后奧坦絲繼承后而得。除了鉆石、彩色寶石、鑲嵌飾物、浮雕及珊瑚珠寶首飾以外,兩人還分得了五條各有361、35、40、60和42顆珍珠的項鏈,一排黑珍珠,一條流蘇和30顆大型對稱的水滴形珍珠。由于奧坦絲繼承了五條項鏈中*奢華不菲的鉆石項鏈,從而推測歐仁繼承了母親**的珍珠收藏。
1795年拿破侖平定保王黨叛亂后,成為國內軍總司令。他在社交場合上認識了約瑟芬,并對她很青睞,約瑟芬卻根本看不起這個比自己小6歲的矮個子。于是拿破侖對她展開熱烈的追求。1796年,拿破侖毀棄了與德茜蕾·克拉里的婚約,于3月9日與約瑟芬結婚。1804年12月2日,拿破侖在巴黎圣母院稱帝,教宗庇護七世(Pope Pius Ⅶ,1742~1823,意大利籍教皇)出席了加冕典禮。按照慣例,應該由庇護七世為拿破侖戴上皇冠,但拿破侖卻示意庇護七世離開,親手將皇冠戴在自己頭上。隨后將皇冠戴在約瑟芬的頭上,親自將她加冕為皇后。兩人愛得纏綿癡情,拿破侖字里行間洋溢著真誠與熱情的情書就是*好的明證:“我的愛人,得不到你的信息,確實使我坐立不安。立刻給我寫上四頁信來,四頁充滿甜蜜話語的信,我將感到無限快慰……”
隨著拿破侖政權被推翻及約瑟芬皇后離世,歐仁與奧古斯塔移居巴伐利亞。歐仁在他的岳父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庇護下,被封為洛伊赫騰貝爾格公爵,并獲得艾希斯特作親王國,夫婦兩人得以在該地繼續王室生活。除了一名早逝的女兒,歐仁與奧古斯塔膝下六名子女均與歐洲各貴族豪門締結婚姻。其中一子為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二世之王夫,另一子則為俄羅斯帝國皇帝尼古拉一世之女婿;女兒艾米麗更是越洋至南美,成為巴西的王后。他們的長女以歐仁母親的名字約瑟芬命名,*名為約瑟芬·馬克西米利安·歐仁妮·拿破侖(1807~1876),于1823年遠赴瑞典,與不久后將登基為王的奧斯卡一世結婚,瑞典國民都愛稱她為約瑟芬娜。約瑟芬娜出嫁時已為本珍珠項鏈的繼承人,連同她祖母約瑟芬皇后的其他珠寶一起帶到瑞典,而這些珠寶首飾至今仍屬瑞典王室所有。
#1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