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國際珠寶網之珠寶社區:翡翠被稱之為“玉中之王”。據統計,從清末到1949年,翡翠的價格上漲了200多倍,尤以高檔翠玉為甚;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末,上漲近千倍;90年代初翡翠成品價格雖有所回調,但近10年來,翡翠的價格平均又上漲了幾倍,部分珍品上漲幾十倍。在香港市場上,10多萬港元一件是很平常的事,幾百萬甚至上千萬港元一件珍品在拍賣行拍賣也不稀罕。
為什么優質翡翠的收藏價值要高于其他貴重珠寶?除翡翠的獨特之外,主要還有以下幾點。
一、顏色多姿多彩
翡翠有白、紫、綠、黃、紅、黑等色,其中綠色變化*大。翡翠的鮮艷綠色除了高檔祖母綠之外,沒有一種寶石的綠色可以和它相比。鮮艷的綠色,完美的高檔翠玉,配以精美的設計,*符合中國人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心理。
二、種質變幻無窮
翡翠是多晶隱晶的集合體,人們欣賞它所特有的溫潤感。由于每件翡翠構成晶體的粗細不同、晶形不同、結合方式不同,因而透明度也有很大差異,這就構成多種多樣的種質。有的清澈如水,有的透明如冰,有的則密實如瓷……配合多姿多彩的顏色,構成翡翠琳瑯滿目的種類。
三、形態各有特色
許多寶石是單晶體,如鉆石、紅藍寶石等,它們的顏色、透明度較均勻,比較容易找到相同的一對,或者更多。而翡翠變化萬千,要找到完*相同的翡翠是十分困難的。無瑕的鉆石、紅藍寶石,只要你想買,都是很容易找到的,而無瑕的翡翠卻是千金難求。
四、*上無統一定價
幾乎所有寶石都可以用重量來報價,唯有翡翠沒有一個統一報價,因為翡翠的種質變化很大,每一顆、每一塊都不相同,這就要靠人們對翡翠的認識與眼力了,造成翡翠更具有投資的刺激性。花幾十萬買一件翡翠,其潛在價值可能是幾千萬。
五、耐久性
翡翠硬度是7,比重是3.34。礦物結構致密,化學和物理性質穩定,年代愈久,愈顯現其天然本色。它的承壓力比鉆石大得多,它有更好的韌性,有很高的耐熱性,這使得翡翠首飾的佩帶*不易受損。
六、產地越來越少
*上真正產翡翠的地方只有5處,而能達到寶石級別的只有緬甸一處。由于形成高檔翡翠的地質條件極為復雜,再找到比緬甸好的產地幾乎不可能。*上沒有誰能夠控制翡翠的產量和銷量。再加上翡翠已開采了數百年,至今仍有數十萬人在年復一年地翻弄著祖先留下的尾礦石,而所獲甚少。愈少愈稀罕,也就愈珍貴。
七、天然品性和工藝特性
翡翠的精、神、氣是任何其它玉無法比擬的,無論是翠綠欲滴的水色,還是溫潤有神的光澤,都透出了翡翠特有的靈氣,讓人愛不釋手。由于翡翠的數量幾乎是個常數,而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購買力卻是一個趨于無窮大的變量。
#1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