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qu

       【導讀】國際珠寶網之珠寶論壇:海水澄碧,天空蔚藍,氣候宜人。時至年底,西沙旅游目的地永樂群島迎來了*受游客追捧的季節。鴨公島居委會主任葉興彬*近很忙,一邊忙著接待椰香公主號郵輪紛至沓來的游客,一邊準備著手完成一年的工作總結。“還真不缺素材,繞著島礁走上一圈就知道該寫什么了。
 
       不僅僅在鴨公島,隨著永樂群島各個島礁上一批批基礎設施項目建成,昔日的荒涼面貌都發生了巨大改變。與此同時,西沙旅游的逐步開放,珍珠養殖企業的進駐,靚麗的永樂群島上大批漁民實現轉產轉業,漁民們的幸福夢想逐漸照進了現實。
 
 樂在生活:
 
有電視看有網絡用
       “挨家挨戶都裝上了電視機,我們還有了7臺空調。”在葉興彬看來,2015年鴨公島上*大的變化是安裝了太陽能發電機、“戶戶通”直播電視衛星接收設備。年駐島時間超過200天的鴨公島漁民馮覺濤覺得:“現在很多電視節目都可以收看了,海鮮也有了儲存條件,所以現在大部分時間留在鴨公島上。”
 
       今年9月,葉興彬帶領漁民試著用泡沫箱種植新鮮的木瓜、冬瓜,獲得成功。“既為島礁增綠,又解決蔬菜自給自足問題,還可以滿足上島游客漁家樂的需求。”如今,葉興彬又選好了地,準備運來更多的泥土,試驗空心菜、地瓜葉、蘿卜苗的種植。
 
 距鴨公島不遠的晉卿島同樣發生了喜人變化。不僅漁民各家各戶門前有了翠綠的植被遮陽,不久前在島礁上試種的荔枝、龍眼等果樹也長勢喜人。覆蓋*島的無線WIFI,使這座海島與網絡*無縫對接,夜幕降臨時,漁民們掏出手機,專注地上網看視頻,讓人忘了正置身遙遠海島。
 
主業從打漁變為漁家樂
       “椰香公主”號郵輪開通三沙旅游航線至今已有2年多時間,旅客人數已過萬。“一票難求”四字可謂概括了這條線路的火熱程度。
 
       在鴨公島,小島上的漁家樂特別受歡迎,漁民打來的龍蝦、石斑、紅口螺沒等運走就被游客一掃而光。
 
       “來三沙的游客越來越多,一個攤位的海產品一個月就能賣幾千元錢,漁家樂也能賺錢。”鴨公島漁民楊開瓊說,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讓他現在“主業是漁家樂,副業是打漁”。
 
       利用“椰香公主”號開通契機,引導漁民開發新旅游產品和服務項目,采用“政府主導、漁民參與”的模式,漁民創辦漁家樂的同時,政府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房屋建造和配套設施建設。
 
項目落戶,漁民致富有望
       永樂群島的變化才剛剛開始。如今,晉卿島漁民定居點已開工建設,這讓常年住在由黑色防雨布圍繞的低矮木屋里的漁民們有了期望。永樂群島工委管委會副主任郭勇說,今年內,晉卿島、甘泉島環島路項目以及5個島礁的1500噸級簡易碼頭工程要陸續啟動建設,隨著這里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漁民的生活將得到更大的改善。
 
       在羚羊礁,闖海20多年的漁民黃耀堅望著礁盤防洪樓打好堅實的地基,笑逐顏開。這是他日夜期盼的幸福時刻,隨著三沙設市以來,海水淡化器、太陽能發電板相繼安裝成功,通訊信號的*覆蓋。黃耀堅對現在的島上生活越來越滿意。他說:“家在島礁,生活不比別處差。”
 
       1998年開始,黃耀堅就在羚羊礁附近海域抓魚撈螺。過往艱辛的生活讓黃耀堅感慨萬分。“淡水只能靠過往的潭門漁船補給,或者收集一些雨水。因為異常珍貴,漁民們基本都用作飲用水了,哪里舍得洗澡、洗衣服。電雖然有柴油發電機,但用柴油機發電噪音大,連覺都睡不安穩,而且柴油貴,我們都不舍得用。”
 
       如今,永樂工委首個漁民合作社經營項目就“落戶”羚羊礁,95名漁民合股參與在羚羊礁養殖珍珠和底播養殖。“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我們對未來也多了新的盼頭。”黃耀堅笑著說。
 
       “政府主導、企業投資、漁民受益的經營模式,可解決60多名漁民就業,漁民一天的收入可以達到500元。”郭勇說,項目以底播養殖為基礎,結合三沙旅游,未來擬建成一個集底播養殖珍珠、海參、魚苗、蝦苗和貝苗為一體的觀光形式養殖休閑基地。項目投產后,可年生產珍珠貝20萬粒,產值3000萬元;年生產海參200萬條,產值2000萬元。

#1樓
發帖時間:2015-12-01   |   查看數:   |   回復數: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