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國際珠寶網之珠寶論壇:近日,周大福發布盈利預警公告,預計盈利比去年同期減少大約四到五成;另一家珠寶品牌六福集團也發布盈利預警公告,預計中期盈利同比大跌約40%。
臨近年末,兩大珠寶品牌的預警公告,似乎也給2015年的整個珠寶行業定了基調。記者走訪濟南市場了解到的情況同樣顯示,市場的確不樂觀。經過十多年的黃金發展期之后,在經濟增速放緩和國際市場黃金價格大幅回落等多重因素打擊下,近兩年的珠寶市場迎來調整期。
珠寶行業向何處去,又能靠哪些途徑完成“自我救贖”?個性化定制成行業新亮點
在*國市場普遍低迷的情況下,今年的濟南珠寶市場雖然整體受大環境影響,但也有亮點,Gd鉆*、淳和婚愛珠寶城、寶*等幾家市場的“逆市開業”,給行業帶來些許暖意。而包括新開的市場在內,不少珠寶品牌推出了個性化定制服務,成為今年行業增長的一個新亮點。
個性化定制,不只在濟南被推崇,剛剛結束的2015中國國際珠寶展,一直以來被行內人譽為珠寶行業景氣度的風向標與晴雨表,也表現出這一趨勢。當前的珠寶玉石市場,品牌概念正被逐漸模糊,買家對珠寶玉石的需求更趨向定制化、個性化發展。
Gd鉆*運執行總經理李向南介紹,新店開業后新推的私人定制業務,越來越受到歡迎。現在這種業務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鉆戒DIY,顧客可以自己分別選鉆石和戒托,然后組合起來;另一種是高端定制,顧客既可以自己帶寶石來,也可以用店里的寶石,提出設計要求后,由設計師出設計草圖,獲得顧客認可后再進行制作。
今年七夕節剛開業的淳和婚愛珠寶城,引進的艾美斯高端定制、久久百盛、斯蘭朵、知玉珠寶、泰勒愛鉆石等品牌都打出了私人定制的服務,由此也可看出珠寶定制市場越來越受到重視。
一位珠寶設計師表示,設計定制產品將原來的品牌概念淡化,凸顯出的是產品的定制化、設計的個性化。對于年輕人來講,品牌不是關鍵,個性才是追求的新亮點。
“互聯網+”拓寬銷售渠道
為順應“互聯網+”時代發展,各個行業都紛紛涉足電子商務尋求突破。珠寶作為一種單價較高,注重現場體驗等特點的商品,雖然發展電商受到一定限制,但隨著電商品牌化成為競爭核心,以及90后為代表的年輕消費群體成長,珠寶電商市場也已經呈現出新的氣象。
中國黃金報社聯合大數據公司發布的《2015中國黃金珠寶互聯網消費報告》(下稱《報告》)數據顯示,在互聯網金銀珠寶關注和消費領域,年輕群體如今已經成為主力,20歲至40歲的消費群體,通過互聯網關注黃金和珠寶產品的比例達到了80%,而參與消費的比例也超過了60%。值得注意的是,年齡小于19歲的群體,雖然通過互聯網關注珠寶的比例僅在5%左右,但其消費比例卻達到24%,已經超過了30歲至39歲的成熟消費人群。未來,隨著這批有意愿但還缺乏經濟實力的消費群體的成長,互聯網上的珠寶消費將會獲得更大的市場。
《報告》還發現,“大眾價格”珠寶目前是互聯網所需要的主要產品。因為珠寶產品價值偏大,又帶有情感訴求,同時也不是一個標準品,而電商平臺上的誠信問題,一直是珠寶做電商的“短板”。所以黃金珠寶業與互聯網快速接軌的關鍵一步,就是解決誠信疑慮。而做好誠信的重要一環,就是要求產品價格不宜太高。《報告》顯示,那些2000元以內的“大眾價格”產品,已經成為*主流的消費產品。
同時,微信平臺社交媒體興起后,越來越多人選擇做微商珠寶代理,這也成為當前珠寶行業一個新的增長點。雖然當前的珠寶電商、珠寶微商,存在著一些需要解決的弊端,但對于銷量下滑的線下珠寶來說,都是一件好事。隨著渠道越來越規范,這將助推整個珠寶行業走出低迷。
挖掘細分市場差異競爭
近兩年,在經濟不景氣、市場低迷的情況下,消費者也越來越理性,珠寶商的競爭開始加劇,行業洗牌不可避免地來臨。而為在競爭的紅海中殺出重圍,一些珠寶市場開始走差異化競爭的路線,深度挖掘細分市場。
如,今年7月在泉城路東段開新店的Gd鉆*,一直以來就是瞄準的鉆戒這一細分領域,即使珠寶市場整體行情不好,也保持了不錯的增長。在七夕節新開業的淳和婚愛珠寶城,同樣是主打婚愛主題,瞄準剛性需求。
恒信鉆石機構曾經發布消息稱,國內的鉆石珠寶首飾消費,正呈現出三個明顯的細分市場,即高端珠寶首飾需求、情感表達需求(婚戒及紀念日情感鉆飾)、個性化及其他需求三個層面。
珠寶行業觀察人士也指出,隨著人們消費能力增強和消費心理日漸成熟,珠寶首飾的消費需求正朝著多樣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行業內部競爭日益激烈,單純的數量增長所帶來的利潤空間正在逐漸縮小。因此,深度挖掘細分市場,采取差異化的競爭策略,已成為珠寶商順應市場新形勢的必然選擇。
珠寶行業已走到轉型的十字路口,行業低迷時期,未來市場預期如何?多位內專家均表示,黃金珠寶行業依然是個朝陽產業,經過行業洗牌,行業內一些技術低下、制造工藝落后、缺乏自主創新的企業勢必將淘汰出場,中國黃金珠寶行業將迎來一個資源優化整合、行業規范發展的新時期。
#1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