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國際珠寶網之珠寶論壇瑪瑙是大自然饋贈人類的珍寶之一,它深藏于大地的懷抱之中。 “切磋琢磨,乃成寶器。”瑪瑙真正的魅力要經過手工藝人的雕琢才能夠綻放出來。
瑪瑙雕*重要的就是講求俏色,有經驗的師傅得到一塊瑪瑙料石,一定是先靜靜欣賞與品味它的紋理色彩,然后根據紋理色彩進行構思創作。“掬水為心,拈云為神,采之于石,而褪去石的凡俗”即是瑪瑙工藝品的精妙之所在。
瑪瑙雕講究“巧、俏、絕、雅”的藝術特點,可分為人物、動物、花卉、山水、“素活”五大類。現在人們把這五大類重新劃分,將人物、動物、花卉、山水合稱為“雅活”,而把“素活”單獨分成一大類。
瑪瑙“素活”有很多獨特的工藝,比如:“打鉆掏膛”、“系鏈活環”、“制口制作”、“活動提梁”、“配件拼鑲”、“浮雕上面”,這些工藝十分精妙繁復,需要很深厚的雕刻功底,悟性高的人也要五到七年才能摸準手上的感覺。
刻一件作品,需要至少一年的時間,圓雕、浮雕、鏤空雕、陰刻雕的裝飾雕刻技法都要一一運用,有的作品甚至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完成。
素活’要有深厚的中華文化積淀。比如雕刻一個鼎,那上面的紋路就該是饕餮紋,否則那就不叫鼎,而是另一種東西了。在工藝上,素活的要求更高、更精細。如果‘雅活’一個星期做完,在市場上可以賣到5000元,‘素活’干半個月也賣不上5000元。從選料上看,成品20斤,而用料200斤;‘雅活’一般10斤能剩下8斤。”
素活“形制繁多”,工藝極為復雜,紋飾圖案甚為講究,包含著極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對材料的要求高,對制作者雕刻技藝以及傳統文化素養的要求都很高,制作上費時費工,也不如“雅活”那般具有創作的自由性和創意性。所以,曲高和寡,眾多瑪瑙雕手藝人紛紛棄”素“投”雅。與“雅活”的熱鬧繁華光景相比,瑪瑙“素活”顯得格外孤獨寥落。
#1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