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登錄注冊 發新帖 |
xinxi
|
購買收藏玉石珠寶,除了要關注珠寶是否進行過優化處理之外,一些“模糊”的標識,往往會使得許多普通消費者摸不著頭腦,而其中所隱藏的陷阱無疑是巨大的,如:“澳洲祖母綠”、“CREATED祖母綠”、“BIRON祖母綠”、“白朗祖母綠”等。而按國際珠寶首飾行業通用的規則和我國現行的國家標準,所有人工制造的祖母綠均應明確標稱為“合成祖母綠”,而天然祖母綠寶石才能標稱“祖母綠”。但“模糊”標稱往往使得消費者成為“冤大頭”。
![]() 類似“白朗祖母綠”的稱呼在鉆石領域也有,這就是“蘇聯鉆”,即立方氧化鋯,*早有蘇聯人研制成功,故名。蘇聯鉆是人造化合物,但在色散、折光率等方面與天然鉆石很接近,也具有“火”光閃閃的誘人外貌。你也許聽過魔星石、魔星鉆、莫桑石,其實他們指的是同一種東西,那就是碳硅石,是實驗室培育下的產物,因為各種物理、化學、光學效應更接近真實的鉆石。這樣的名稱還有南非鉆、哥倫比亞鉆、瑞士鉆、泰國鉆等等。如果是天然鉆石,一般不標明產地,或者標為南非天然鉆石。
![]() 從目前的珠寶市場來看,在珠寶的命名中,有四類貓膩值得警惕:
*,含糊統稱,如將翡翠、黃晶、橄欖石等統稱為“玉”或“玉石”,卻不標明產品的實際材質;
第二,擅用“行話”,如將綠幽靈、太陽石等商業名稱或“行話”用于產品標識,讓消費者難以辨別;
第三,故意缺漏,如18K金鑲嵌戒指,不標明所鑲嵌寶石的名稱,而不同寶玉石的價格差異懸殊;
第四,以產地命名。根據我國相關標準規定,除“和田玉”外,一般珠寶飾品不能以產地命名,但目前市場上所謂的“南洋珍珠”“大溪地黑珍珠”等屢見不鮮。
對于消費者來說,在購買高檔珠寶的時候,一定要索取鑒定證書。不同珠寶檢測機構出具的鑒定證書,內容大體相同。一般均會標注檢測編號、檢驗結論、飾品照片、檢驗者姓名、檢驗日期及對不同品種飾品特性的一些定性或定量的描述,并在證書上標明鑒定機構名稱、獲準認證的標志以及珠寶玉石判別鑒定依據的標準。鑒定證書所提供的信息中,*需要關注的就是材料是天然還是人工、有無經過優化或處理等。人工合成的珠寶玉石,必須在名稱前加“合成”兩字;經過人工處理的珠寶玉石,必須在名稱上標注“處理”二字或處理方法。這些都會在鑒定證書上標明,消費者無疑應該首先學會看證書,再進行購買。
#1樓
|
|
發帖時間:2016-04-18 |
查看數:
|
回復數: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