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xi

       記者近日走訪市場注意到,在夏季文玩和珠寶飾品市場中,色彩艷麗、質地溫潤的琥珀、蜜蠟成交活躍,零售價格一路走高,甚至被業內稱為“撐起文玩市場的半邊天”。不論是實體商家還是網店微店,甚至在微信朋友圈中,琥珀、蜜蠟都是熱門商品。而記者深入采訪了解到,一些琥珀和蜜蠟經過“再造處理”,價格前后相差懸殊,讓一些不懂行情的消費者多花了不少冤枉錢。

 

       消費者楊女士日前在珠寶專賣店買了一個品相不錯的琥珀掛墜。當時經討價還價以3000元成交,可是近期她經朋友介紹遇到一個經營琥珀生意的“圈里人”,對方稱:這個掛墜是將低等的琥珀碾碎后高溫壓制成型的,這種經過再造處理的琥珀目前在市場上占有量很大,實際的價格很低,真實價格不足千元。氣憤的楊女士去找商家理論,可對方聲稱這就是琥珀,不信可以去鑒定機構。而她找到寶玉石鑒定機構咨詢了解到,鑒定機構只能證實掛墜是否是琥珀,但不能出具是否人工合成處理的證明。

 

       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到,楊女士的遭遇并非個例。不少消費者都遇到過類似以次充好的陷阱。主要是因為琥珀不僅種類較多,而且價格相差懸殊,新手很容易打眼。在文玩市場上,琥珀中的血珀、花珀、蟲珀、藍珀、金絞蜜和蜜蠟特別受歡迎,價格近年來更是成倍飆升。一些優質的成品以往以件標價,如今基本都是以克重標價。有的原產地資源稀缺的優質天然琥珀標價到每克上千元。而一些商家拿品相不好的、甚至劣質的琥珀“變裝后”炒作,大賺特賺。琥珀是距今數千萬年前的松柏科植物的樹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萬年,在壓力和熱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的,內部經常可見氣泡及古老昆蟲或植物碎屑。有人覺得包裹特殊昆蟲和植物的琥珀就是真的老琥珀。但是一些商家在網上發帖可以按訂貨人需要制作出各種蟲珀和花珀,有的甚至還強調“蟲子可以是外國進口的蟲子,把蟲子包在琥珀中,基本沒人認識”。

 

       業內人士介紹,當琥珀酸的含量高于8%的時候呈不透明狀,此類琥珀就被稱為蜜蠟。目前市場上的天然蜜蠟非常少見,比一般琥珀價格高。而一些商家為了能讓蜜蠟達到“雞油黃”效果,會將新蠟烤色優化。烤色時間從十幾天到一個月甚至更長,產生的加速氧化效果與自然氧化效果相比,烤一個月的顏色如果是自然氧化,至少需要十幾年。而這些顏色加深的蜜蠟被當做“老蜜蠟”銷售,價格更是翻了數倍。只有資深的圈里人能看出這種材質的顏色發悶,潤澤度不夠,而且孔道很規則,是新蜜蠟的孔道。由于沒有專業機構能鑒定有機寶石的新舊,很多消費者呼吁更多檢測手段能跟進,保護消費者權益,同時推動市場去偽存真。

#1樓
發帖時間:2016-07-21   |   查看數:   |   回復數: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