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qu

    瑞士鐘表行業遭遇瓶頸期,旗下擁有卡地亞、IWC和梵克雅寶等多個奢侈珠寶腕表品牌的歷峰集團也無法幸免。

  在截至3月31日的12個月內,歷峰集團(VTX:CFR)銷售額下跌3.9%至106.5億歐元,凈利潤則同比暴跌45.6%至12.1億歐元,值得關注的是,營業利潤率較去年同期的18.6%下滑至16.6%,有分析指集團為刺激收入增長,可能推出了更多的促銷策略。

  歷峰集團是**大的*集團之一,擁有珠寶、手表及其他類別的品牌,除了萬寶龍、卡地亞和積家外,還包括 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Giampiero Bodino、A. Lange & S?hne、Baume & Mercier、萬國表、Officine Panerai、PIAGET伯爵、羅杰杜彼和Vacheron Constantin江詩丹頓、時裝品牌Chloé以及皮具品牌LANCEL等。

  按部門分:

  擁有卡地亞和梵克雅寶等品牌的珠寶部門銷售額下跌8%至59.27億歐元;

  包括IWC和Piaget等品牌的鐘表部門銷售額跌幅超過兩位數,錄得下滑15%至28.79億歐元;

  旗下擁有Chloé和萬寶龍在內的其他部門銷售額則上漲2.1%至18.41億歐元。

  按地區分:

  歐洲地區銷售額同比下跌8%至30.68億歐元,其中集團本土市場瑞士的銷售額跌幅達21.3%;

  中東和非洲地區銷售額減少10%至8.85億歐元;

  亞太地區銷售額基本與去年持平錄得49億歐元,包括香港、澳門和內地的大中華區銷售額減少1.75%至25.85億歐元,日本地區銷售額則大跌12%至10.1億歐元;

  北美市場銷售額增長2%至17.8億歐元,是該季度*錄得業績上漲的地區。

  歷峰集團董事長Johann Rupert則表示,該季度的業績下滑實屬意料之中,主要受去年中國反腐、歐洲恐怖襲擊和智能手表崛起等因素的影響。

  他強調,歷峰集團在過去一年中致力于調整分銷渠道與門店網絡來應對手表行業的低迷狀況,隨著中國大陸與美國市場的逐漸復蘇,集團業績自下半年開始已慢慢出現改善跡象。

  瑞士鐘表協會*新數據顯示,經過連續21個月的出口負增長后,3月銷售額增長7.5%達16億美元。 2016年,瑞士鐘表*年出口銷售額同比下滑9.9%,連續二年的下滑亦創下金融危機以來*大跌幅,香港也因此失掉了*大出口市場的寶座。

  有分析指,盡管LVMH集團、開云集團發布的*季度財報均顯示旗下腕表銷量呈現增長態勢,但整個行業的形勢并不樂觀。

  由于幾乎所有產品類別以及所有地區的銷售下跌,導致歷峰集團上半財年利潤暴跌51%至5.4億歐元,另外集團宣布將重組集團高管層級結構,取消CEO的職位。目前擔任集團CEO職位的Richard Lepeu將在3月退休。

  歷峰集團頻繁進行人事調整,在今年2月一次性提拔四位*牌年輕CEO,其中,登喜路的現任 CEO Fabrizio Cardinali 將由 Andrew Maag 接替;江詩丹頓的新 CEO 將是 Louis Ferla,她目前是負責市場營銷和銷售的執行董事; 伯爵的新 CEO 則是目前負責市場營銷和銷售的執行董事 Chabi Nouri;積家的現任 CEO Daniel Riedo 已于 2 月底離職,萬國表現任 CEO Georges Kern 為臨時 CEO。

  *新一起人事變動是上個月,Nicolas Baretzki于4月1日將接替Jér?me Lambert成為萬寶龍的新CEO。據悉,這幾個品牌的銷售額占整個集團收入較大比例,有分析人士認為多位CEO的變更或引起短期的震蕩,但新的人事架構會更靈活。

  對于2018財年,Johann Rupert表示短期來看*地緣政治和貿易環境仍充滿不確定性,因此暫不對新一財年的業績作預期。在發布財報的同時,歷峰集團宣布未來三年內將回購1000萬股,同時計劃加大對數字營銷、電商平臺和產品創新的投資,以更好地適應消費者不斷變化的購物需求。

   

 


   來源:時尚頭條網

#1樓
發帖時間:2017-05-16   |   查看數:   |   回復數: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