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登錄注冊 發新帖 |
yuxuan
|
此端硯反面雕刻為乾隆皇帝頒布的詔書約220字,整個端硯采用圓雕,浮雕,鏤雕,透雕,陽雕等雕刻技法,在一塊端硯上用上如此多的雕刻技法,古往今來唯“中國*古端硯”。 此端硯與其他端硯一樣作為一種礦產,和其他資源類的礦產一樣具有不可再生性,且**僅有廣東肇慶出產,具有*性和不可替代性,加之國內消費者逐漸從追求溫飽型轉向追求精神生活型,不再滿足于物質的享受,而是越來越多開始注重物質和人文精神相輔的消費層次,而類似于端硯的藝術品正可以來滿足這部分人的追求和需要,使得端硯的身價日益提升。 此端硯經國家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文物雜項及文房四寶研究專家張淑芳鑒定為“體型碩大,國內外罕見,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經濟價值和收藏價值。” “得之不易,藏之為寶;繼我書香,子孫永保”。正是如此,“中國*古端硯”成為如今天價藝術品市場上的又一瑰寶,也是收藏愛好者和古玩大家熱捧、青睞、投資的主因。 10月17日電 2011年10月16日,收藏界傳出重磅消息:山東省旅游商品研發基地、AAA*旅游景區中國金都.山東招遠黃金珠寶首飾城東門二層展出價值連城的中國*古端硯。一時間,收藏愛好者、古玩大家蜂擁而至、門庭若市,人們摩肩接踵、爭相觀望,更有甚者當場出價要買下這塊“中國*古端硯”。 展于招遠黃金珠寶首飾城的“中國*古端硯”為何會得到收藏者的青睞,使眾多的端硯愛好者趨之若鶩? 此端硯歷史悠久。為清朝晚期的端硯,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石質石品精美絕倫,花紋美輪美奐,絢麗多姿,且體型碩大,整體呈長方形,長98.8cm,寬39.2cm,厚12.4cm,保存完整,在國內外實屬罕見。 此端硯為老坑,具有“體重而輕”、“質剛而柔”的特點,自晚唐以來,老坑所制之硯被列為貢品,故稱皇巖,此石質堅實、潤滑、細膩、嬌嫩,入手溫柔,觀之如香爐生紫煙,摸之如小兒肌膚,敲之有如彈敲濕木和泥瓦,可謂“叩之不響,墨之無聲,剛而不脆,柔而不滑,寧水不耗,發墨利筆”。 此端硯精雕細作,造型式樣多姿多彩,自然古樸,形狀奇特,質嫩理細,發墨如油,既可作觀賞之品登大雅之堂,又便實用,舞云潑雨書寫春秋。實為硯林之明珠,堪稱硯中之上品。硯材邊生細碎石乳和縱橫交叉垂直石紋,形態各異,紋彩奇妙,借自然之利,雕以云,輕盈柔美,神奇飄渺。雕以日,璧日居中,冉冉上升,雕以松,于巖石縫中出,挺拔有力,裂石穿云。雕以鶴,立于松上,躊躇滿志,睥睨一切,雕以靈芝,仙草送福,繁榮如意。 其色澤有茶葉末、蟹蓋青、鱔魚黃、沉綠、生褐、紺青、桔紅等。眾色紛呈,五彩繽紛,有的如烏云翻滾,山雨欲來;有的如云霧迷漫,似有若無;有的如朝霞映輝,微波徐動;有的沉透若秋水,交錯如冰紋,造化之莫測。*硯渾如天成,堪為“天工人工,兩臻其美”的作品。
#1樓
|
|
發帖時間:2011-10-19 |
查看數:
|
回復數: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