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登錄注冊 發新帖 |
yuxuan
|
天然鉆石是在地表以下200公里的深度在極端的高溫(約1500。C)和高壓(約50000大氣壓)的條件下生長的。但人們已經可以在實驗室的環境下創造同樣的條件來生產合成鉆石。多年來,合成鉆石主要是用于工業用途,而生產大尺寸寶石級的鉆石是非常復雜的。寶石級的鉆石造價十分昂貴以致于一度前景黯淡。但是這十年隨著蘇聯的解體,由于俄國緊密型廉價的”BARS”技術的發展,盡管數量不大,在市場上卻已經屢屢發現以這種類型的設備生產的合成鉆石。 鑒別天然鉆石和合成鉆石已是當務之急。但這要比區別偽造鉆石困難得多。天然鉆石和合成鉆石部是由碳原子構成的,并且是按照相同的晶體點陣排列,所以它們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質。僅有的特征是顯微結構和原子尺度的晶體點陣中的不規則性,也就是晶體缺陷。在這方面,由于不同的生長環境,如化學氛圍、生長速度,天然鉆石和合成鉆石是不一致的,當今市場上大部分的合成鉆石呈很強的黃色、橙色、甚至棕色,因此很容易被區分。 然而鑒定無色的合成鉆石難度要大的多,通常需要非常復雜的技衛。生產這種無色的合成鉆石同樣非常不易,這就是為什么市場上無色合成鉆石還十分少見的原因。還有一種源于微電子學的生產合成鉆石的方法,即化學氣相沉積法,惟至今還不能夠生產寶石級的鉆石。(請參考深入彩鉆的改色與合成) 彩鉆 彩鉆屬于彩色寶石的一種。彩鉆家族擁有紅鉆、粉鉆、黃鉆、藍鉆、綠鉆、香檳鉆等成員,顏色各不相同,精彩紛呈。鉆石產生藍色或灰色是由于含有硼元素,綠色則是因為鉆石經受長期天然輻射作用,粉色和褐色鉆石多是由于在生長時因為外部環境的改變導致晶體產生塑性變形,甚至可以說是晶體結構的一種缺陷,讓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其中,屬顏色飽和度高的紅鉆和藍鉆是非常稀有的,優質者*不過數粒,單克拉售價高達數十萬甚至百萬美元,幾乎與*的祖母綠(Emerald)、鴿血紅寶石相當。 關于彩色鉆石的傳奇故事多數是悲劇,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霍普藍鉆(Hope Diamond),幾乎每一位它的主人和身邊的親人都死于非命,著實令人毛骨悚然。這粒歷經坎坷的寶石現在藏于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研究所,應該是藍鉆乃至彩鉆中*知名的一粒了。 彩鉆的主要出產地有:印度(藍色彩鉆)、巴西、非洲中南部、澳大利亞的阿蓋爾地區(紅色、粉色彩鉆),多數都是傳統礦山。
#1樓
|
|
發帖時間:2009-11-04 |
查看數:
|
回復數: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