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liufu

  據了解,國家對流通領域貴金屬的檢驗項目主要分四部分:貴金屬純度、飾品質量、印記和標簽及其他標識物。當中*為消費者熟知的是貴金屬純度是否達到999或9999標準;而在飾品質量方面,由于該行業普遍按產品實際稱重計價,所以國家對不同珠寶飾品的重量公差浮動范圍作了相關規定。

  如抽檢到的廣天藏品“大運納福方吊墜”產品,實際檢測的結果為:純度合格,重量為3.03克。但由于該品牌對外銷售統一以3克為計價標準,而國家允許該類產品的重量浮動范圍為±0.01克,所以該款產品也被模糊劃入“不合格”行列,實際上對于消費者來說,購買該產品反而有額外0.03克的受益。

  此外在印記和標識方面,要求對首飾的名稱、產地、生產廠商名稱、代號和地址都需作詳細的標注,未達到以上標準的也被認定為不合格,但由于市場在售的許多產品屬官方授權的特許產品,如大運會官方授權的系列藏品,實際上也增加了標準化印記和標識的操作難度。

  有專家建議,消費者在購買貴金屬和玉石產品時,如對產品的質量產生質疑,可要求商家出示國家權威質檢機構的檢測證明和報告,充分認定其真實性,消除“不合格”隱憂后方予以購買。

  近日,廣州市工商局公布流通領域貴金屬商品、玉石商品質量監測情況,珠寶飾品近三成不合格,其中不乏許多知名品牌。對此記者走訪了深圳市內多家商家,實地了解國家對于貴金屬飾品的要求標準。
 

#1樓
發帖時間:2011-11-24   |   查看數:   |   回復數: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