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登錄注冊 發新帖 |
yuxuan
|
高挑短發的哈文常會給人一種精干、活潑而利落的感覺,尤其在她談工作的時候。昨天的采訪算是一次深入的工作交流,采訪完后,我對她的專業素養印象深刻——可以說,她是過去記者所遇到的諸多導演中*準確地知道觀眾心理的一位,與此同時她過濾能力很強,心里的條條框框較少,她知道自己要什么,且目標堅定。哈文是*次執導春晚,她的團隊都是*新的,領導與外界均寄予很大期望,其壓力可以說是非常巨大的,但她不會在表面上輕易流露,她的真誠、大氣與激情都只放在簡單直接中。 盡管個人的氣質與職業的經驗都讓人對哈文充滿信心,但是記者與觀眾一樣都是無情的,春晚好看與不好看,能不能讓大家都“滿意”,這還是要看*后呈現出來的“完整作品”。而哈文顯然比任何人更明白這些,她昨天說了兩次“盡力而為”。采訪結束后,記者深切地理解到,像她會用四兩撥千斤的方式面對壓力一樣,她這句聽上去“輕輕”的“盡力而為”,對她而言,是非常具有分量的,那背后的“拼命”可能是外界永遠無法探知的。但我們像所有觀看春晚長大的人那樣,期望她能夠給已經有30年歷史的春晚注入活力與新意。 2012年龍年央視春晚自八月建組開始籌備以來,總導演哈文(微博)一直率領團隊埋首創作。但是龍年春晚劇組建立宣傳組已經讓媒體記者“嗅”到了一絲非同以往的新意與魅力。昨天,哈文以總導演身份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這大概也是春晚30年來首次春晚在創作期間,總導演向觀眾以語言的方式呈現她的創作思維與方向。在接受采訪時,哈文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她說話干脆利落,語句*適當。 智囊團很特別: 八場座談會觀眾 問:您也是看著春晚長大的,有沒有想過有一天當上春晚總導演,你當時接受這個職務時有怎樣的感想?春晚是個燙手的山芋,你壓力大嗎? 答:我的確是看著春晚長大的。當時知道自己做總導演時的感想是“意外”,我都不敢想。壓力當然是很大的,這是*直觀的感受。不過,燙手的山芋才好吃嘛! 問:聽說龍年春晚曾經做過七場的座談會。 答:春晚劇組正式成立前的一個月,我們做了七場務實的春晚座談會。這七場座談會有不同的人參加,包括文化界人士、音樂美術界人士、傳媒學者、工人、農民、社會群眾代表、大學生等。如果再加上前不久去北京近郊平谷鎮與當地民眾的一場座談會,共有八場。這八場座談會的文字總結匯總就達十多萬字,這是一次真正的摸底。 問:早前你也拜會過范曾、張藝謀、趙寶剛等人,龍年春晚有沒有智囊團呢?張藝謀的奧運會對你們春晚創作有沒有啟發? 答:我覺得智囊團應該說就是這八場座談會的觀眾。范曾、趙寶剛、張頤武等人參加了座談會,張藝謀是我們在他的工作室單獨拜訪的。當時我們聊得特別好,我也在微博中寫了一些感受。張藝謀說,創意是*難的。奧運會和春晚不同,奧運會是廣場藝術,如果說它要的是驚天動地,那我們春晚要的可能是感天動地。 主題接地氣:回家,過大年 問:明年是龍年春晚,請問主題是什么? 答:每年都有主題,龍年主題是我們在做了座談會后得到的。對于中國人來說,每個人過年時的情感訴求是什么?我想其實特別簡單。因此我們龍年的主題定的特別接地氣——就是“回家,過大年”。另外,龍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我們在呈現上肯定會有特別的設計,我們目前有了一個想法,對我來說,我自己挺滿意的,但有想法了,能不能夠實現,還是另外一個問題,如果實現了,我想應該是很好的。 問:龍年的春晚有什么創新? 答:創新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創造*新,另一種是帶來新意。我想我們比較傾向于后者。春晚是一個新民俗,如果春晚完*創新,它不是春晚了,那也是毀滅性的,我們傾向于做到的是,龍年春晚既有新民俗的特征,更要帶來新意。目前,春晚的整體架構已經基本完成,所有的具體節目都在磨合之中,簽約演員還沒有。 問:你的團隊據說平均年齡在30?頭,他們的特點是什么?都是*次做春晚嗎? 答:我們的團隊總結為這幾個特點,“精力充沛、有電視夢想、有創新精神、不怕犧牲”。我們的團隊以前有做一些大型節目的經驗,沒有做過春晚,但臺里選我們做可能正是因此。我們對春晚“零經驗”使我們能夠虛心請教,將過去的主創及觀眾的經驗做一個匯總。 趙本山宋丹丹(微博):希望他們都會來 問:每年語言類的老面孔比較多,今年會有大的改革嗎? 答:對于春晚而言,我們不會按新老面孔來劃分,我們想說的是“好作品就可以上春晚”。面孔只是表象,年三十呈現給大家精美的節目,這個才是更重要的。我們對所有藝術家敞開大門,我們也在劇組成立之初,向所有過去對春晚做過貢獻的*藝術家發出過邀請。當然,我們也希望透過媒體向更多的藝術家表示,如果您有好作品,歡迎送來春晚。 問:會不會因為缺乏好作品,而令一些老面孔下崗?你會不會因此而得罪一些人? 答:好節目春晚都需要,我們衡量節目好壞不是面孔,就是作品。我想說的是,我*怕得罪的是*國觀眾。 問:在你們座談會時,有不少觀眾表示希望宋丹丹能夠再跟趙本山搭檔,但之前她好像已經拒絕了你們的邀請,這是不是意味著宋丹丹不可能亮相春晚了? 答:春晚是個公益演出,我們得尊重藝術家們自己的意愿。老百姓特別喜歡趙本山和宋丹丹。我們在八月份的時候向這兩位*的藝術家都發出了邀請,但宋丹丹因為個人原因婉拒了我們的邀請,我在這里也特別希望各位能夠傳達一下,觀眾真的很喜歡她!希望她會來!至于趙本山,我們也一直在聯系之中。目前,所有的事情都在磨合與想法之中。 廢掉大聯唱:春晚大框架已成 問:今年央視小品大賽出現了不少新人,會不會有好苗子會上春晚? 答:這個比賽的確有好苗子,我們在接觸之中。但現在一切都沒有確定。 問:春晚*受大家詬病的“民歌大聯唱”今年還會有嗎? 答:我可以告訴大家的是,這個真沒有! 問:那么港臺演員占去多少比例? 答:目前我們還在抓的過程中,港臺演員還沒有定。 問:過去春晚沒有選秀歌手,龍年會有嗎? 答:不管是什么歌手或演員,我覺得只要達到三個愿望,就能夠上春晚。*,個人有意愿上春晚,這就是說他可能要花費很多的時間與精力在這件事情上。第二,作品一定要符合春晚的要求。第三,要高水平。 問:龍年魔術方面有什么計劃,劉謙說他已經收到了邀請。 答:不僅是劉謙(微博),很多國內的*魔術師都在報送作品到春晚劇組來。對我們來說,誰上誰不上,節目好是*的標準。 問:龍年會比較關注草根嗎? 答:草根的節目肯定有,但是我們的要求是,草根不能代表低水平。我們有個與春晚直接掛鉤的節目叫《我要上春晚》,它會直接向我們輸送節目。 問:主持人龍年有沒有什么變化與設計? 答:我們正在開始進行主持這方面環節的設計,但目前還要報送臺領導審查,主持人的串場方式會有改變,人選也在選定之中。 愁人的眾口難調:*大的創作瓶頸 問:對于春晚來說,北方觀眾似乎比南方觀眾會更多關注一些。 答:我覺得春晚這臺節目無所謂南北方觀眾之說。央視春晚是一臺以普通話表達為主體的晚會,我想這可能在某方面會顯得比較“北方”一些。但是,大年三十不論是南北方觀眾,大家都得過年,我覺得不存在南北方這個概念。 問:春晚眾口難調,龍年會不會多考慮80后、90后觀眾? 答:眾口難調,這是件特別愁人的事情。我想,春晚收視是以家庭收視為主導的,一個家庭里,不僅有80后,90后,還有00后,40后,50后等等,我們尊重家庭收視習慣,不單獨劃分年齡層。對我們來說,*大的創作瓶頸也是“眾口難調”,觀眾的口味是千差萬別的,我不敢說能夠調得有多好,但我們盡力而為! *大的改革動作:放棄所有廣告 問:龍年春晚的廣告據說有了很大的變化? 答:對!這個消息早些時間在央視明年的廣告招商會上已經說了。龍年春晚四個小時的直播過程中,沒有一個廣告,所有的軟硬廣告都沒有,包括零點報時,廣告植入。可以說,為了做好春晚,今年央視領導下了很大的決心,損失了很多的廣告費。我感覺今年臺里給我們的力度與環境跟過往春晚劇組比是*寬松的,臺長對我們的要求只有一個:一定要創新,做一臺讓老百姓滿意的晚會。他給我們春晚劇組的寄語是:快樂溫馨、驚喜新奇! 問:春晚往年給明星們的報酬很少,甚至有傳聞說沒有錢給一些非主要演員和創作者。 答:這就是開放媒體訪問的好處。其實我們中央電視臺一直尊重演員尊重版權,我們給所有的作品都有稿酬,這么多年來你們也幫我們澄清一下。另外,關于明星報酬的事情,我想春晚不是商演,大明星的報酬不可能像商演那么高。所有能登上春晚舞臺的藝術家,也并不在乎錢,雖然他們都是非常具有商業價值的演員,但是他們在過年時舍小家為大家,在除夕夜之前還做了好幾個月的付出與配合,而且這中間還有不小的曲折過程。所以我說,能夠上春晚的藝術家,真的都是德藝雙馨的藝術家。
#1樓
|
|
發帖時間:2011-10-25 |
查看數:
|
回復數: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