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xuan

一個企業需要有長遠的計劃和面對未來的策略,這稱為戰略。在確定戰略的情況下,很多企業可能就進行戰略細分,再研究怎么進行執行了。其實不是。

    在企業戰略戰略的背后,其實還有幾個模塊在支撐。企業生態,項目機構和治理結構等,把這些東西調整好了,一個企業的狀態就出來了。那么企業狀態出來后,接下來要做什么呢?

    企業融資。企業融資已經成為企業發展和壯大的重要渠道。就像人一樣,精神狀態好了。就需要吸收營養。這樣才能快速成長。

    接下來的是企業管理,怎么利用人力資源消化資源,這很關鍵。*后一個環節就是營銷,是企業資源兌換價值的過程。是消化后產生能量的過程。

    而今天重點要談的就是企業融資。那么什么叫企業融資呢?作為珠寶企業,融資更顯得重要。那么這里首先大家要明確一個概念:融資是什么?是資金嗎?

    這個定義已經過于狹窄。企業融資是企業如何融入資源。資源比資金的定義要廣泛的多。其實企業融入資金后也要兌換成資源的。既然這樣的話,那我們現在考慮的融資是企業如何融入資源。

    一個響亮的品牌對于一個中小企業來說,是不是資源?一個好的產品,對于有銷售渠道的品牌公司是不是資源?一個好的團隊或者人才對于企業來說是不是有好的資源?

    這些不一定是可以通過錢去購買的。或者不是可以馬上購買到的。因此對資源這個概念上說,企業融資更應該從資源的角度進行考慮。

    那么什么的企業的資源呢?主要分這么兩塊:一個是資金、技術、產品、渠道為核心的非系統性的資源;另外一種是以品牌、理念、管理模式、人才等為核心的系統性資源。

    非系統性的資源在很多時候比較容易消化,而系統性的資源是比較難消化的。這正如西藥和中藥的作用。西藥見效快,資金、技術、產品、渠道等都是現成的,一拿過來就能直接用。而系統性的資源就需要有一個過程,但這可以治本。比較融入品牌后,需要有個過程,怎么去應用好品牌,特別是管理模式和人才。很多企業到*各個地方去學習,什么豐田經驗,什么海爾經驗啊等這些都是一些管理模式,但是,你的企業能消化嗎?很多公司*后學的自己什么都不是了。很多企業到處去招聘人才,*后到了企業反而發現他根本就行,為什么?不是人才本身的問題,是企業本身的的文化存在問題。無法消化*的人才。

    那么,珠寶品牌是怎么進行融資的呢?目前珠寶品牌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生產型的,一種是通路型的。生產型的產品研發和做工這一塊發力,目前也正在往通路走,想建立起自己強大的品牌,更加直接的面對市場。而通路型品牌也開始了提升設計和研發的實力。

    這個時候,生產型的珠寶企業想塑造品牌,那么其更多的應該是融入理念、人才、和管理模式。這些比單純的自己做品牌更顯得有優勢。如果可以找到國際品牌,那么*好直接融入品牌和品牌背后的運作模式。這比融入資金更顯得寶貴。

    融資有個過程和步驟,總共有四步:定義資源、確定資源、交換資源、代價資源。首先,你要找到你需要的資源是什么,這很重要。接著你要確定你的資源是什么?特別明確的定義它。比如人才,那么就把人才具體的要求或者*后確定是誰都需要定下來。

    接下來的就是如何利用代價資源去交換。這個不一定是要用錢。比如利用你本身的資源(你的某項閑置的資源可能成為對方需要的核心資源)。對于一個你賣不出去的產品,很低價的珠寶,可能成為對方很受歡迎的禮品。而對方的渠道可能是你需要借助的資源。
 

#1樓
發帖時間:2010-08-13   |   查看數:   |   回復數: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