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liufu

      這種新型營銷模式,有不變的內涵——搭建并強化“關系”、積極互動、有效口碑傳播;也必然因具體產品(服務)、不同場景下消費者選擇的異質性,而在營銷策略和表現方式上展現出更多“新”的特點,不存在某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跨越所有行業通用的方案。從這個意義上講,理解、接納社會化營銷,要對這種模式“是什么”、“為什么”兩個基本問題進行思考,理解其內涵理念,并因地制宜,踏踏實實自主找出“怎么做”,才是可行、穩妥之道。反過來,如果簡單復制社會化營銷領域已有的成功企業案例,此類投機取巧必然淪為刻舟求劍,落個畫虎不成反類貓的結局,倒很有可能被人上傳到互聯網,為廣大網民制造新的笑料。

      盡管社會化營銷的內涵理念十分清晰明了,但市面上已有的多部闡釋這種新型營銷模式的著作卻加劇了企業家、創業者、營銷人的頭腦混亂。一些由美國互聯網、營銷、咨詢業界人士撰寫的社會化營銷研究或案例專著,因書作者的發散性思維過于活躍,導致圖書敘述“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經常把簡單概念闡述得無比艱深繁復,且無法與纏了無數“彎彎繞”的案例產生印證或說明的聯系。事實上,社會化營銷在內互聯網、營銷諸多題材的財經類圖書,正是因為上述原因導致“過高”閱讀難度,才使得企業家等各類人群望而卻步,甚至給許多人造成互聯網、營銷新概念統統等于大忽悠的印象。 

      社會化營銷的*佳讀本

      《社會化營銷:人人參與的營銷力量》不是市面上*本談論社會化營銷的書,卻可以稱為*本將社會化營銷“是什么”、“為什么”兩個基本問題闡釋清楚、對人們探索“怎么做”有所啟發的著作。這本書由擁有香港及內地傳媒界20年出版和營銷管理實戰經驗的創意營銷人陳亮途所寫,以簡潔清晰的語言,向讀者解釋了社會化網絡背景下,社會化營銷的基本概念、原理、特點,介紹了在不同社會化(社交)媒體平臺上開展社會化營銷的思路和既有做法,闡釋了整合式社會化營銷對企業的意義。

      在筆者看來,這本書對中國企業家、創業者、營銷人以及微博網民等社會化媒體參與者的*大意義,如前述,是對社會化營銷內涵理念的清晰闡述。筆者贊同陳亮途就社會化營銷本質上是“去中心化營銷”的觀點,他在書中強調,所謂“去中心化”,不是不要大眾媒體、只依靠和使用網絡媒體,更不是“撒胡椒面”式的投放營銷資源,更是指明晰規劃、組織有力、層次分明、有主有次、講求立體效益、能對內外部變化作出靈活處置的營銷體系。同樣,他提出的社會化營銷“回歸人性、突出個性”特點,沒有停留在單一孤立的概念闡釋層面,而是在書中涉及到不同社會化(社交)媒體平臺開展社會化營銷的多個章節中,融合案例進行了具體化解讀。

      社會化營銷,就是借助社會化網絡(社會化、社交媒體),對營銷理念和方式進行重大調整,營造社區,通過積極互動,與消費者個體、群體建立起親密關系,達成漸強式的品牌口碑植入,進而獲得可觀回報的過程。隨著社會化(社交)網絡媒體覆蓋范圍的不斷擴大、影響覆蓋人群生活方式的程度不斷加深,社會化營銷被反復證明是一種可以為試水者帶來更理想傳播效果的新型營銷模式,時而有鮮活案例傳為業界美談。澳大利亞昆士蘭旅游局策劃的大堡礁看護員招聘、漢堡包王在Facebook上推出的“賣友求包”、快時尚品牌優衣庫驅動網友“排隊抽獎”,等等,都是廣為人知的社會化營銷成功案例。

 

#1樓
發帖時間:2011-11-01   |   查看數:   |   回復數: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