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登錄注冊 發新帖 |
jinliufu
|
我們周圍有很多人需要我們提供服務,如果你把這些人都當作顧客,你就會很累,就會迷失自己的目標,可能會不斷地問自己:“我這樣做是為什么,有必要嗎?”。我們每個人手中掌握的資源是有限的,所以不要在工作中“博愛”,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為“有限的”顧客服務中去。個人是這樣,企業也同樣,它是個贏利型組織,更不能“博愛”,更要找準自己的顧客。 因此我對顧客的定義是:“顧客是掌握你需求資源的人。”確定了顧客以后,就要考慮什么是服務,為什么要服務等問題。我對服務的定義是:“服務是取得資源而采取的手段。” 為什么酒店的服務員對你笑臉相迎?因為要取得她需求的資源,也就是你口袋中的錢,和你的口碑。你今天不消費,她賭你今后會來消費。 毛澤東早就提過:“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看待顧客也要這樣,首先要認清誰是顧客、什么是服務,然后才能談到怎樣為顧客服務。 誰是顧客是企業的首要問題,是老板要考慮的*問題。企業資源有限,市場機會無限,只有解決了誰是顧客的問題,才能把資源有的放矢。也就是說,只有知道顧客是誰,才能有效地對市場進行細分,才能制定營銷戰略,4P的策略才*有效果,企業才能*終取得利益。 作為員工你也要明白,你的時間有限、精力有限、能力有限,因此更有必要確定顧客是誰,誰是你的*顧客,誰是你的第二顧客,只有這樣才能在短期內有比較好的發展機會。 因此顧客的概念和顧客的序列非常重要。 1、顧客是掌握你需求資源的人 在很多講服務的書中,都對顧客與服務進行了定義。一般來說標準的定義是:“顧客是需要我們提供服務的人。”但企業是一個功利型的組織,不是社會福利機構,不能“博愛”。在企業實際業務中,上面的定義就顯得比較空泛,缺乏可操作性。在一次培訓中我問學員:“你把每天打掃辦公室的張阿姨,當作顧客了嗎?” “沒有。” “為什么沒有,她是我們的模范員工,也是公司的老員工,她很需要你的幫助。” “我覺得沒有必要,我們各做各的,我不求她,我們的工作不相關,怎么能把她當作顧客呢?” 在這里他是因為不求她,所以不把他作為顧客,關鍵是“不求”。 “你到公司的路上,路過街口,很多人給你派發單張,你把這些人當作你的顧客了嗎?” “沒有。” “為什么沒有,他們很需要你的幫助,很需要你的服務呀。” “我更不求他了,我又不買機票、也不和妹妹聊天,我躲都躲不及呢,怎么能把他當顧客呢?” 這里的要點還是“求”字。
#1樓
|
|
發帖時間:2011-12-13 |
查看數:
|
回復數: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