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登錄注冊 發新帖 |
pp
|
珠寶玉石行業處處充滿著機會,但同樣處處又充滿著陷阱。隨著珠寶市場的火熱,誘惑很多消費人群進入,而正是如此,越來越多的人遭遇了珠寶陷阱。怎樣避開珠寶消費的陷阱呢,小編在這里給大家總結了4種容易上當受騙的消費心理。
![]() *種心理是外貌協會的,只要外表好,什么都不在乎。用珊瑚來說,很多人都喜歡老珊瑚,在有機寶石中,珊瑚的吸引力還是十分大的,除了 以染色海竹濫竽充數外,廉價的白珊瑚、染色大理巖、粉紅色玻璃、吉爾森合成珊瑚等等都成了紅珊瑚的“替身”。喜歡珊瑚的人,在購買時一定要注意其生長紋,仔細觀察才能避免上當。要持有懷疑精神,對極端美麗的寶石,要進一步確定其成色,才好購進。
第二種心理貪圖小便宜,容易掉入無證攤販的陷阱。現在人們都喜歡佩戴手串,尤其是夏天,購買手串的人越來越多。當然,每個人都想買到物美價廉的。天橋上、地鐵口還有馬路邊,經常會有人售賣各種手串,并且價格相當便宜。但是我們要當心上當,因為這些看似外表跟各類珠寶玉石相似的,并標上“青金石”、“石榴石”、“水晶”、“蜜蠟”……可能都是用塑料或是玻璃仿制的。塑料和玻璃幾乎能夠仿制所有的寶石,對于缺乏相關知識的收藏愛好者很有迷惑性。所以,我們購買手串還是要在正規市場中購買,在路邊購買沒有保障,即使事后知道買假之后也無法進行維權。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啊。
第三種心理太過相信自己。收藏愛好者一般都有較多的經驗,有經驗是好事,但是有時候經驗也會迷惑自己的眼睛,認為自己有經驗,對自己眼睛看到的寶石就不持懷疑態度,現在的造假手段層出不窮,用類似的寶石來充當知名度較高的寶石售出。對于有較多收藏知識的朋友,有時候碰到不太確定的寶石,千萬別盲目下結論,不妨找專家看一看把把關,經過儀器檢測、專家答疑之后,一定能夠給出合理的結論。
第四種心理就是了解皮毛,就肆無忌憚的“淘寶”了。很多藏友在了解了一點皮毛知識,或是專業術語之后,就開始四處淘貨,甚至將自己的理論強行“對號入座”,這種心態是*不可取的。對于收藏愛好者,必要的理論知識儲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能淺嘗輒止。如果能夠較便捷地對照實物,當然還是對照實物與理論相結合比較容易弄清楚。對于一件寶石來說,造假、相似等情況也會很多,所以必須進行*面了解,并且要抓住寶石的特征。不要因一時沖動買回來一堆無用之物。賣家永遠比買家精明,這句話需要牢記并時刻提醒自己。
總而言之,在珠寶消費是一定要謹慎,到正規的品牌去購買玉石產品,不要貪便宜,抵制住誘惑才能避開陷阱。希望朋友們謹記這些。
#1樓
|
|
發帖時間:2014-08-30 |
查看數:
|
回復數:0
|